锦江区AI大模型“三个助手”教学应用第一轮到校培训已全部结束,10所试点学校的350余名教师参与对“备课助手”“教学助手”的实践应用。为总结梳理当前工作推进情况,进一步厘清深化应用AI助手的后续工作思路,11月7日,应用试点工作的第一次推进会在区智慧教育大数据中心召开。区教育局党组成员、区教科院院长蒋晓明,区教育局外信科科长宋欣,区电教馆馆长曾乾炳、副馆长崔凯出席会议。教科院教研员代表、电教馆相关负责人员以及试点学校的教学副校长、工作联系人和骨干教师代表等50余人参加会议。会议由外信科郑文主持。
试点工作项目负责人李咏翰以《探寻AI助手教育应用的更多可能——业务流驱动的AI融合创新应用》为题进行业务培训,并就AI助手在创生资源、机器阅读、启发思考、引导式学习、精准教研、创建智能体等场景中应用进行了操作演示。
四川师大附中、七中育才学道分校、盐道街小学等10所试点学校,围绕推进AI助手教学应用的已有做法和工作思路作汇报交流。各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和真实需求,分享了组建专项工作组、选择重点应用方向、制定保障激励措施、明确试点预期成效等方面的具体做法。七中育才学道分校、盐道街小学通桂校区、成师附小慧源校区介绍了深化实践应用的“三步走”策略、“3+8”应用模式、五大工作抓手等特色亮点做法。
区电教馆馆长曾乾炳对深化应用试点提出工作要求。他指出,试点学校不仅要在语文、数学、英语学科中开展AI助手应用,还要积极探索在科学、信息科技等学科中的创新应用,教师在向AI提问时要学会使用苏格拉底提问法,提升人机交互对话质量。曾馆长强调,学校推进应用试点要加强紧迫感和使命感,推动应用工作从“试点”走向“示范”,要增强动作感,推动AI助手的合法合规合理应用,要建立激励督促机制,提升师生获得感,促进教师减负和教学提质增效。
区教育局党组成员、区教育科学院院长蒋晓明进行总结讲话。他表示,AI助手应用试点不仅是区教育局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重点工作,而且被纳入了“智慧锦江”建设的重点场景,相关科室、直属单位和学校要加强协同,合力推进应用试点。蒋院长强调,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趋势,更是当下的现实。AI赋能教育并非仅仅服务于传统教学,教师要增强智慧积极探索AI支持的个性化、自适应等教与学应用。
会后,各试点学校就应用试点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讨论交流。
撰稿人:李咏翰
审核人:李咏翰
终审人:曾乾炳
联系我们
(电话)028-86133248
(传真)028-86153184
(邮件)568343857@qq.com
(地址)成都市同兴路2号